烈日当头,酷暑难耐,是出游还是宅在家里?这确实让人难以选择,谁想被晒成黑炭啊!太阳光是地球表面生物赖以生存的基本元素,辐射到地球表面的日光主要由可见光、红外线、紫外线、X射线等组成,虽然紫外线只占3%,但却有着不容忽视的生物学作用。阳光是皮肤的“朋友”,适当的紫外线照射可加速血液循环,增加皮肤中黑色素的含量,保护皮肤,促进钙的吸收。但是,如果长时间暴晒,阳光就变成皮肤的“敌人”,过度的紫外线辐射会对皮肤产生一系列的生理损伤,因此保护皮肤免受紫外线损伤已成为我们现代生活不可避免的问题。首先让我们简单的认识一下紫外线:
夏季出游,我们防晒必备物品首选当然是防晒剂啦!外出前查询目的地的紫外线值选择对应的防晒剂,但是如何选择防晒剂却是我们面临的一大难题。防晒剂的作用机制是通过阻断紫外线对人体皮肤的照射,从而阻止过量活性氧簇(ROS)等自由基的产生,可防止DNA和蛋白质损伤及炎症介质、细胞因子和组织溶解酶的释放,从而减轻皮肤光老化性损伤,甚至使受损的组织得到一定修复。常见的防晒剂有两类:化学防晒剂和天然防晒剂,下面来简单介绍一下这两种防晒剂分别有何优缺点。
在购买防晒剂时,你会发现很多防晒剂标签上明确标识了防晒指数SPF值或PA值,或两者兼有,很多人并不清楚这两者对防晒的意义,也不清楚哪一款是适合自己的。那么如何正确认识SPF值和PA值,从而选择正确的防晒剂呢?防晒剂的主要功效体现在对UVA和UVB的防护效果上,SPF是针对UVB的,而标有PA的产品针对UVA会发挥更加有效的作用。黄种人的皮肤抵挡阳光不被灼伤的平均时间为15分钟,如果使用SPF值为8的防晒剂,皮肤发红时间可延缓至 15×8=120分钟左右。PA值分为三级,“+”号越多表示UVA有效防护时间越长。PA+延缓晒黑时间2-4倍;PA++延缓4-8倍时间;PA+++延缓约8倍以上时间。SPF值和PA值等级越高,防晒剂的防晒效果越强。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防晒指数越高的防晒剂中添加的有效成分越多,导致皮肤过敏的可能性就越大,所以SPF值和PA值并不是越高越好,适合最重要!适合最重要!适合最重要!重要事情说三遍。应根据所处环境选择指数合适的防晒剂,既不给皮肤造成负担,又可以达到较好的防晒效果。一般阴天下雨或室内活动时使用SPF值15以下的防晒剂为宜;对光敏感者选择SPF值12-20为宜;如从事游泳、打球等户外活动,SPF20~30就足以抵抗紫外线的伤害,再高就没有太大必要了。防晒只看SPF值是远远不够的, UVA对皮肤的杀伤力更强于UVB,因此选择防晒剂不光要选择SPF,更要选择PA+防晒剂,一般要在“++”左右,如若夏季去沙滩或海边的的话,可选择防晒系数高些的PA+++防晒剂。
其实抵抗紫外线对皮肤损伤的方法不仅仅通过使用防晒剂,同时也可以采用其他方法进行防晒。例如:在外出时可大量饮水,进行保湿从而增强皮肤的抵抗力。盛夏时节,上午10:00到下午3:00之间避免外出,外出时宜戴上浅色宽檐帽较好,佩戴太阳镜可保护眼睛不受强烈日光侵害,同时可选择彩色的棉质衣服对紫外线进行过滤。要避免去有大量水、金属、沙子、雪的地方,这些物体可反射太阳光能够大大增加UV辐射。同时外出前,一定要避免食用光敏性的食物及药物,如韭菜、香菜、芹菜、白萝卜等,药物如四环素族类、喹诺酮类、磺胺及苯噻嗪类等,食用这些食物和药物后经紫外线照射皮肤易产生斑点,加重肌肤损害;还有一些食物,如鱼翅、鳗鱼、鲽鱼、冬瓜、花椰菜、草莓及筋肉等都含有“防晒营养素”,多吃这些美食有利于抵御紫外线对皮肤的伤害。在购买防晒霜前务必先在耳后做皮肤测试,尤其敏感性皮肤选择防晒剂时一定要谨慎,观察是否出现不良反应。
看过上面的解析,你知道如何选购防晒剂了么?爱美的你学会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