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病防治

当前位置: 首 页 > 科学传播 > 地方病防治 >正文

建立地方病长效医疗扶贫机制,助力贵州脱贫攻坚

作者: 发布时间:2019-12-05 浏览次数:


贵州曾经是我国乃至世界上燃煤污染型地方性氟中毒流行最广、发病人数最多、病情最重的病区,受威胁人口1500万人,氟骨症患者约100万人,病区人口和氟中毒患者分别占全国病区人口数和病例数的30%和50%。燃煤污染型砷中毒是唯一存在于中国贵州和陕西的独特病型,受威胁人口120余万,现患病人1.6万余人。贵州是发现最早、至今病情最重、癌症死亡率最高的病区。两病均为阻碍我省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问题,“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恶性循环是影响我省脱贫及与全国同步实现小康的重要因素。贵州医科大学牢记使命“适应地方需要,保障边民健康”,持续四十多年深入病区开展地方病致病机制及防治研究,同时开展系列医疗服务和健康扶贫工作。



 



  党和政府长期高度重视地方病的防控工作,持续将地方病列为“十五~十三五”及“健康中国2020、健康中国2030”的重点防控疾病。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亲临现场指导地方病防控工作。时任总书记胡锦涛、原卫生部部长陈竺曾多次就控制贵州燃煤污染型地方性氟、砷中毒问题作出重要指示;“十三五”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孙春兰副总理专门对地方病专项防治提出明确要求。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大力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强调“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标志”。为进一步推进我省健康扶贫工作,决胜脱贫攻坚,推进全民健康,同步全面小康,2019年07月,贵州医科大学响应省委、省政府“决战脱贫攻坚”战略部署,校领导带队赴地砷病病区深化指导健康扶贫工作,并与当地基层政府共同建立“贵州医科大学地砷病慢性病健康促进基地”。


 



  当地政府及民众高度肯定了贵州医科大学长期以来在地砷病区医疗扶贫中所做出的重要贡献,一致认同贵州医科大学与基层政府共建的“地砷病慢性病健康促进基地”在助力脱贫攻坚,有效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等问题中的重要推动作用,坚信该基地的建设必将进一步推进当地地砷病、慢性病的有效预防和控制。


  



除医疗扶贫外,我校地方病研究团队长期坚持在病区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讲座等系列宣教活动,围绕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与健康中国的内涵、发展及科学意义,聚焦健康中国和健康共治,宣传基层医疗机构在健康中国建设中的重要意义,支持和帮助基层医疗机构医护人员做好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提高当地居民健康水平。系列宣教活动得到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体职工、村医以及其他基层干部和当地群众的充分肯定和好评。


  

  

 


  长期以来,我校地方病研究团队坚持在燃煤型氟中毒、砷中毒病区开展科学研究、医疗服务及健康扶贫工作,为当地居民和地氟/砷病患者进行免费健康体检、医疗咨询、健康宣教和药品捐赠等服务,同时发放疾病防控等宣传材料,宣传饮水安全、食品安全、防癌防病等健康知识。此外,研究团队密切联系当地群众,了解其病情、医疗卫生需求,研究团队长期以来的常态化医疗咨询及健康扶贫工作得到了当地村民的高度认可和普遍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