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我室陈雄副教授和硕士生任倩为共同第一作者、张爱华教授和陈雄副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在国际期刊《Ecotoxicology and Environmental Safety》(中科院2区Top期刊,IF: 6.8)发表题为“Exposure to four typical heavy metals induced telomere shortening of 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 in relevant with declined urinary aMT6s in rat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支持。
环境重金属可通过污染大气、土壤、水源以及食物链等多种途径进入人体,引起全身广泛毒性效应,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环境重金属具有端粒毒性,能够影响人体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端粒长度,该现象与生物衰老及多种慢性病的发生有关。该研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四种典型重金属(砷、汞、镉和铅)对大鼠PBMCs端粒长度的影响及其与尿液褪黑素(一种衰老相关激素)代谢产物6-羟基硫酸褪黑素(aMT6s)水平之间的关联。结果发现,亚砷酸钠、甲基汞、氯化镉和醋酸铅暴露3个月均显著降低了中年大鼠PBMCs端粒长度及尿液aMT6s水平,而对青年大鼠无明显影响(甲基汞除外),提示年龄可能是一个重要协同因素;值得注意的是,PBMCs端粒长度的缩短与尿液aMT6s水平下降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提示尿液aMT6s水平可间接反映金属暴露引起的端粒毒性。此外,这些重金属还诱导了血清氧化应激(SOD、MDA和GPx)和炎症(IL-1β、IL-6和TNF-α)相关指标的异常,而持续的氧化应激和炎症可引起端粒磨损和缩短,提示其可能是重金属引起端粒毒性的重要机制。该研究通过检测尿液aMT6s水平,为重金属暴露引起的端粒毒性提供了一种非侵入性、便捷且经济的早期筛查方法,为环境相关健康损害的预防和早期干预提供了新的科学依据。
图1. 重金属暴露对PBMCs端粒长度的影响及其与尿液aMT6s的关联
时间:2024年7月
刊物:Ecotoxicology and Environmental Safety
标题:Exposure to four typical heavy metals induced telomere shortening of 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 in relevant with declined urinary aMT6s in ra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