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2日至15日,由国际医学地质协会、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主办,贵州医科大学、爱尔兰国立大学、广州大学、中国地质大学联合承办的第八届国际医学地质会议在贵阳召开。本次会议共设7个分会场,有来自中国、美国、英国、德国、葡萄牙、日本、加纳、尼日利亚等23个国家,约80所高校及科研院所的约300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我校党委书记林昌虎教授受组委会邀请作为本次会议学术委员会委员,我校环境污染与疾病监控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张爱华教授作为会议共同主席、涂成龙博士作为会议副秘书长。
林昌虎出席开幕式并代表承办单位贵州医科大学致欢迎辞。向莅临会议的嘉宾、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介绍贵州医科大学建校发展历程、学校的办学定位、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医疗服务等简况,包括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区域一流学科、一级学科博士点在推进环境污染与健康研究等方面情况。他强调,医学地质学作为近年来高速发展的新兴交叉学科,是公共卫生及地质学专家学者为推动医学科学与地球科学融合发展,阐明影响疾病发生、蔓延的环境地质因素,着力提高疾病防控水平所进行的重大科学探索和理论实践。国际医学地质大会的顺利举办,既为医学和地质学科技工作者的沟通交流搭建了良好平台,也为贵州医科大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学科及其环境与健康研究领域的创新发展创造了难得的机遇。
本届大会主席冯新斌研究员主持大会。大会邀请了北京大学陶澍院士、美国德克萨斯大学Robert Finkelman教授、南方科技大学郑焰教授、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 Jose Centeno教授、广州大学闫兵教授、贵州医科大学张爱华教授6位专家作了大会报告。
我校环境污染与疾病监控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环控重点实验室)作为大会实施单位之一,同时主办了分会场“OS1:Environmental geochemistry and human health”。该OS1会场共遴选了来自17个国家、约60所高校及科研院所的105篇优质会议论文,组织了21个主旨报告和不同专业代表性学术报告,其中我校康颖倩教授、潘雪莉教授、谢春教授、王大朋副教授、陈雄副教授、曾奇兵副教授、马璐副教授作了会议报告,以环境为基础并具有各自不同医学研究特色的报告内容获得了与会专家们的一致好评。本届会议我校环控重点实验室组织了46篇学术论文参会;涂成龙教授、康颖倩教授分别主持了分会场报告。OS1会场报告从环境地球化学性疾病(地氟病、地砷病)、环境重金属污染与健康、食品及饮用水安全与健康、温泉理疗功效与健康、电子垃圾与健康、基于大数据的环境与健康研究方法、医学地质学与健康管理政策等方面为与会者展现了医学与地质学融合发展的研究前沿。会议期间,专家学者们尚围绕环境与健康及医学地质领域的学科融合与发展、多渠道科研合作、人才培养等进行了热烈的交流和讨论。
第八届国际医学地质会议于8月15日圆满闭幕,并与第九届会议主办方进行了会旗交接。闭幕式上,组委会主席总结指出,医科院校的实质性参与及高质量的环境医学论文交流是本届大会的突出特色和亮点;并代表组委会感谢主办、承办单位,大会主席和秘书长,以及大会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的辛勤付出及热情周到的服务。环控重点实验室15名师生作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参与了会议组织、服务和接待工作。会议的成功召开对推进国际医学与地质学的进一步融合发展,促进我国、我省及我校环境与健康研究领域的拓展和延伸作出了积极的探索,为推进我校环控重点实验室的跨学科合作交流提供了发展机会。